
01.
弘信电子算力业务开始释放业绩
弘信电子(300657.SZ)近日发布2025半年报,交出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新的算力业务继续强劲增长,原有的柔性电子业务在经历阵痛后扭亏为盈,在AI浪潮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生成式AI的横空出世使得“所有智能硬件必须结合AI重新做一遍”,弘信电子的柔性线路板、柔性传感器、柔性光学模组等业务增速迅猛并实现全面盈利。而市场对弘信电子的印象,也从“柔性电子第一股”刷新为“AI独角兽”。
半年报显示,弘信电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4.94亿元,同比增长15.01%;归母净利润约为5399万元,同比增长9.85%。同时,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4751万元,更是大涨705.74%!
▲弘信电子主要财务数据
从单季表现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弘信电子的业绩更为亮眼。二季度的营收达19.07亿元,环比增长20.15%;归母净利润达4719.24万元,环比增长近6倍;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237.90万元,环比增长超7倍!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单季环比增速均达到上市后新高。
▲弘信电子一季度与二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截自:同花顺
从业务角度看,柔性电子业务仍然是弘信电子的基本盘,在2025年上半年贡献了48.49%的营收。报告期内公司柔性电子业务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 11.57%。
而算力业务作为弘信电子的“第二增长曲线”,在经历了“弹射起步”般的爆发增长之后,这项业务逐渐步入正轨,开始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约为14.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85%。
半年报中没有直接列出的另一组数字更加值得关注。根据各项业务的营收及毛利率进行计算,【观澜财经】发现弘信电子的算力业务收入已占当期总营收的42.41%,而这个数字在2024年底时为33.84%。同时,算力业务贡献了总毛利的54.45%,已经超过一半。
令人惊讶的是,这一系列成绩是弘信电子从2023年起在两年出头的时间内完成的。弘信电子全公司举上下之力,以“ALL IN AI”的态度实现了这样的高速增长与业绩兑现。
▲弘信电子布局算力业务重大节点 观澜财经制图
“大步快跑”+“不设上限”是弘信电子发展算力业务的信条。目前,弘信电子算力业务已经构建起“算力底座+大模型+AI应用”全栈生态,能够提供从算力芯片采购、服务器整机生产、算力网络组建、算力调度与运营管理,到维保服务等全栈服务。
在算力芯片资源端,弘信电子构建了包括国产算力、英伟达算力在内的多元异构算力。弘信电子全资收购英伟达Elite级合作伙伴安联通,同时与燧原科技等国产芯片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兼顾英伟达算力与国产算力的多元异构绿色算力底座,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在服务器整机生产方面,弘信电子当前已投产的燧弘人工AI算力服务器智能制造一期工厂,年产能可达 2 万台高性能AI服务器。该工厂可支持进口英伟达、国产燧原等芯片的定制化生产与改制、改配。AI算力服务器智能制造通过“一站式精益化制造工艺”,实现从芯片选型、服务器生产到测试的全流程覆盖。
此外,弘信电子在国家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之一的甘肃庆阳布局绿色智算中心,可以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绿色能源优势与电价优势。在此建设落地多元异构绿色算力大底座具有显著的“算电协同”效应。而在弘信电子的赋能下,庆阳智算中心算力增速、增量及智算占比均领跑全国,成为“中国算谷·智慧庆阳”战略的核心支撑。
▲弘信电子庆阳智算中心 来源:弘信电子官方微信
弘信电子以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先后在北京、深圳、上海、唐山布局,构建辐射全国的算力服务网络,不仅为头部大模型公司提供强大算力支持,更在关键区域构建高效、可靠的智算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以终为始,场景定义算力“革命”。弘信电子目前已经有效覆盖大模型厂商、互联网厂商、三大运营商、云服务商、央国企等多样化客群体,还与AI+医疗、AI+政务、具身智能、液冷散热等领域的十几家企业进行了战略合作。
目前,弘信电子在医疗领域的局面已经打开,成功打造标杆案例。公开报道显示,今年8月11日,弘信电子践行“国芯国模国用”的深度战略,助力百川智能开源医疗增强大模型Baichuan-M2问鼎全球开源医疗模型榜首,实现中国在医疗AI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重要突破。
随后在8月16日,弘信电子子公司燧弘华创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泰达生物携手打造的端边诊疗一体机“羲和一号”,实现国产平台与英伟达Clara模型双向适配。该设备已被纳入中非医院联盟“健康丝路AI发展”联合工作组的核心解决方案,成为中国AI医疗“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研发是弘信电子2025年半年报中的高频词汇。弘信电子上半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 7371.46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62%。在算力业务上,“砸钱、抢人、割地盘”的弘信电子正紧抓芯片研发筑底、加速部署算力资源、拓展应用场景强强联合,在超节点、液冷、边缘算力、算力调优与调度方面形成专有技术和独特竞争力,可谓多管齐下迅速构建其在算力领域的护城河。
比如,报告期内公司将液冷技术与分布式算力结合,推出分布式液冷边缘算力解决方案,旨在满足中小客户的快速部署需求,未来将成为公司重点拓展边缘算力市场的核心抓手。
02.
柔性电子业务拒绝内卷,迎来关键转折点
从2003年成立以来,弘信电子一直深耕柔性电子,是国内柔性电子第一股。相比传统的刚性印制电路板,柔性线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可折叠弯曲、三维布线等优势。随着AI浪潮来袭,消费电子的硬件生态迎来重构。手机、PC、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电子设备朝着更加智能化、便携化、轻薄化的方向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端柔性电子来实现灵活的布线和连接。
弘信电子显然抓住了AI带来的历史机遇,在拒绝低价内卷的同时,通过深度布局高端柔性电子的研发,实现新产品量产的突破,以及市场份额的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在AI眼镜、AI PC的柔性电子应用方案在与知名客户的合作中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进行供货,后续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AI眼镜上的柔性线路板 图源:弘信电子官网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营收规模稳中有进的同时,柔性电子业务的毛利率同比提升了6.31个百分点,达到7.82%,已经脱离亏损区间。营收和毛利的双重增长,带动柔性电子业务整体止跌回升,迎来盈利能力的拐点,使得弘信电子的基本盘一扫多年阴霾。
半年报披露,柔性电子业务此前已经连续亏损4个年度,在今年实现了单季度首次盈利。弘信电子预计,随着工厂稼动率的持续提升和出货价格回归,业务毛利逐月改善,柔性电子板块业绩将持续回升,成为公司业绩重要的增长点。
03.
“算力链主”弘信电子能为厦门做点什么?
高营收占比、高毛利的算力业务已经成为弘信电子手中的王牌。如果算力业务的强劲增长得以持续,那么它将于某个时点在财务贡献上超越柔性电子业务。而算力行业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具有很高的成长性,因此这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弘信电子已经“浴火重生” 来源:弘信电子官网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先发地之一、全国人工智能十强城市,厦门已有不少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弘信电子则异军突起成为算力链主。弘信电子也不断为厦门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弘信电子在官方平台表示,弘信电子将积极推进厦门AI医疗联合创新中心建设,整合多方资源,打造“技术-资源-转化”一体化平台,助力中国智造服务金砖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同时,弘信电子拟在海沧重磅打造“云算创谷”,并作为产业链“链主”企业携手顶级国产芯片、大模型、AI 应用等核心伙伴及10余家上市企业联合入驻,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升级贡献“厦门方案”。
▲弘信电子携手燧原科技完成DeepSeek全量推理服务国产化部署
弘信电子的野心是走向全球。公开报道还显示,目前弘信电子正在实施“一个底座,三路出海”战略。
一个底座立足于以甘肃庆阳为核心的西部基地,利用其广袤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和全国领先的绿色能源优势,打造全球成本最优、规模最大的中国绿色算力大底座。“三路出海”则是弘信电子在“十五五”规划中提出的中国普惠算力全球化输出方案,包括东、西、中三线。
中线以青海为绿色算力大后方,以广西为边缘算力节点和生态孵化基地,向越南等东盟国家输出技术、模式和生态,帮助其构建国家级AI基础设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西线以庆阳为绿色算力大后方,利用新疆的能源与通道优势,将中国的低成本绿色算力与技术解决方案,输送到算力成本高昂的中亚乃至欧洲等“一带一路”国家,满足其巨大的AI算力需求;
东线以庆阳为绿色算力大后方,以金砖国家创新基地厦门为桥头堡,经香港出海进入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同时精准切入美国AI科研及高校市场极其短缺的算力需求,反向输出绿色普惠算力。
展望未来,弘信电子将全面拥抱AI,从“稳固基本盘”和“引爆新增长”两个维度出发,将战略重心向高阶研发和全球化生态系统性转移,从领先的制造企业升级为以技术创新和生态运营为核心驱动力的全球化科技集团。
观 澜 财 经
GRAND FINANCE
项目招募丨“翔炬启航·创赢未来”厦门大学“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
限量席位开放!第七届“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厦门赛区决赛即将启幕!
开盘涨近三倍!国产“减肥神药”赴港上市,德屹资本再获一个IPO
---内容覆盖百余万读者---
评论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