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诺天使姚锦程:8年收获2个独角兽后,机器人赛道怎么投?|观澜财经

刘易斯 2025-07-01 10:37 分类: 观澜财经 收藏

图片


初夏,阳光和雨露充沛,草木快速繁茂。这正是当下机器人产业的写照,因为创业和投资的热烈,这条赛道正高歌猛进。


英诺天使基金厦门合伙人姚锦程是这一波产业脉动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从2017年起,他主理的英诺天使厦门基金陆续投资了8家机器人产业链上的企业,特别是云深处、镁伽机器人、傲鲨智能、易弗明等项目令他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英诺天使基金厦门合伙人姚锦程


在雨后的初夏清晨,姚锦程让配送机器人送上两杯咖啡,和【观澜财经】细细梳理这些年在机器人赛道的布局和未来思考。


01.

8年收获2个机器人独角兽


时间回到2017年初,规模1.6亿的英诺天使厦门基金完成募资。这只基金由姚锦程联合英诺天使创始合伙人李竹发起,投向物联网、机器人、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以及航天科技等领域,主要投资阶段为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


除了英诺天使的合伙人,彼时姚锦程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家级众创空间“爱特众创”的创始人兼CEO,而他更为人熟知的履历是创办了小鱼网。


转型做投资人,姚锦程跳出他熟悉的互联网创业圈,避开单纯的模式创新,转而寻找更具科技含量的项目。今天回头看,或许是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双重角色,赋予了他对未来的敏锐嗅觉。


当时,美的集团刚刚完成了对德国工业机器人库卡的收购(持股94.55%)。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被称作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姚锦程从2014年起就开始关注机器人赛道,这个收购案令他意识到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的机会已经过去,但服务机器人还有机会。


库卡工业机器人 来源:美的官网


于是从2017年起,姚锦程密集地“扫”了一轮国内的机器人公司。为了解服务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探索与尝试,每一家他都到现场交流、亲身试用企业的产品。这些尽调拼凑出一张“图谱”,也形成了他对机器人产业的判断。最终,姚锦程投资了8家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完成了他的布局。


它们包括


镁伽机器人(生命科学自动化实验室)

派宝机器人(楼宇商务服务机器人)

易弗明(轻量化超强钢材料,可应用于汽车与机器人)

中云智车(军民两用通用智能无人车线控底盘)

云深处(四足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

傲鲨智能(外骨骼机器人)

领贝机器人(室内清洁服务机器人)

星速购(酒店配送机器人)


值得一提的是,英诺天使厦门基金还在2019年投资了天兵科技,它是中国商业火箭领域炙手可热的独角兽,近期更受邀参加上交所组织的商业航天产业座谈会。


算上机器人赛道的2个独角兽云深处和镁伽机器人,英诺天使厦门基金共将3家独角兽收入囊中。


姚锦程8年投资了8个机器人项目 数据来源:企查查


得益于这些项目的带来的丰厚回报,英诺天使厦门基金的整体收益亮眼。姚锦程透露,这只基金目前已经处于退出期,整只基金一共投资了32个项目,累计出手35次;其中26个项目获得后续融资,共获得71次后续融资。这其中,大部分项目已在规划通过老股转让的方式退出,少数项目则静待IPO。由此可以推测,这只基金完全退出之后的收益还会更高。


02.

机器人的行业终局猜想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姚锦程与【观澜财经】分享了他对机器人赛道的观察与逻辑。


这一轮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相关供应链的快速成熟,降低了成本与整合的难度。业界普遍认为,有朝一日行业或将再现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的路径,成套的方案提供商、公共的硬件平台、通用的软件控制系统将一路降低入局的门槛。


因此姚锦程认为,机器人产业最终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类似,消费级机器人的玩家最后只会剩下几个巨头,它们比拼的是成本、供应链、品牌和生态链。相比之下,他更看好应用在特种场景里的行业机器人。



行业机器人需要在各自的特种场景里深度耕耘,大品牌不一定愿意进入,会有更大的机会空间。尤其是那些一定要做、但人类去做非常困难、低效、危险的工作,这些行业机器人能够立刻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他欣喜地看到,不少行业机器人已经具备自主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在专业领域⾥完成任务闭环。“不然机器人就只是一个遥控玩具,一个摆设。” 而这样的行业机器人从何而来?只能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训练得来,不可能在实验室和仓库里。


云深处机器狗在宁夏戈壁滩无人区风电站巡检 来源:云深处官网


顺着这个逻辑,姚锦程多方呼吁更多的行业开放应用场景。他也积极与厦门的地方政府与国企沟通,力图在可控的小范围内做一些测试与探索。


比如,他正与厦门相关部门合作开发一套引航员系统,在遇上恶劣天气下引航员不能登船的情况下,通过引航员和机器人的配合引导大型船舶进港,从而节省额外的成本。此外,他也与国资背景的物业公司测试机器人的到家服务。


03.

机器人“平民化”的未来挑战


姚锦程预测,机器人一定会步入寻常百姓家,但不会出现人手一个机器人的局面。


尽管机器人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但时至今日仍然不是每一个人、每个单位能够负担的。即便在经济上可以负担,在现实层面仍然要面对其他困难,比如物理空间的限制。“你可以想象你的家里有十几个机器人吗?”他反问。


摆在机器人面前的另一个难题,是大范围使用带来的隐私与安全的挑战。“这或许比L5级别的自动驾驶更加难”。



  • 隐私方面,机器人在工作中会采集大量数据。


    姚锦程举例,当服务机器人进入家庭工作时,它们往往需要使用摄像头、激光雷达来获得视觉,从而识别空间和物体。那么,摄像头难免就会采集到家庭成员的人脸信息、家庭的财产、空间布局等敏感信息。如何处理、存储这些数据,将会成为机器人的制造商、服务运营商、最终用户的三方纠葛。


机器人在工作种采集的数据要何去何从?


  • 机器人的钢铁之躯会带来硬件层面的安全隐患。


    比如,目前的人形机器人平均身高1米6左右,重量在50公斤上下。万一机器人在服务的过程摔倒,砸坏了高价值的财物、砸伤了人,或者在工作中对人类产生了伤害,产生的责任与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 另一个安全方面的顾虑来自软件层面。


    “以前怕电脑被⿊,现在怕机器⼈被⿊”。他还提醒,今天的机器人已经离通过“图灵测试”非常接近,几十年前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在今天是否适用,这也是一个新的问题。


未来机器人带来的安全挑战不容忽视


因此,姚锦程认为机器人的普及、平民化之路,最具可能性的方式是类似共享经济的模式,从而控制单位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同时,上岗的机器人需要通过统一标准认证与测试,并由一个平台方来管理、维护和调度,确保合规与安全。最终用户只需要享受机器人的服务即可,这就是机器人即服务(RaaS,robot-as-a-service)的理念。


  • To C 端


    配送、清洁、康养等各类服务机器人平时并不“住”在我们的家中,而是集中在社区的机器人服务站中,由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和调度。这些机器人事先都通过了统一的标准认证及测试,符合相应的伦理及隐私规范,也接受服务站的监督。当家中需要特定的服务时,机器人再从服务站中出发进入家庭,完成服务之后自行返回。


  • To B 端


    原理也类似。比如,写字楼的物业方大可不必专门购买清洗玻璃幕墙的机器人,而是直接购买相应的服务即可,既无需支付大额的采购费用,也可极大地减少闲置,从而降低单位成本。


机器人赛道的创业和投资正高歌猛进


在姚锦程看来机器人的周期刚刚开始,它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大风口。它的未来取决于先进的AI技术、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开放的应用场景。在这条赛道的全球竞争中,中国在这三方面目前都展露出优势,有望占得先机。对于像他这样的投资人而言,这就是一个明确的方向。


尽管前路漫漫,但前行的脚步坚定。8年前,姚锦程冒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对机器人项目下注,如今他无疑更有信心与把握。下一步,他计划在厦门募集一只规模5个亿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优质具身智能+机器人项目,把过去的单品投资升级为链条,不仅做天使投资也联动各方资源做产业投资。


作为这只基金的配套,姚锦程还计划联合厦门有关方面打造一个机器人未来生活馆,一方面作为各类机器人项目的推介及资源对接中心;一方面展示和测试机器人在各类生活场景中的应用,积累数据以备将来的推广。


观 澜 财 经

GRAND  FINANCE

资本市场观察家
价值投资推动者
图片








● 推 荐 阅 读 ●






 厦门高新投:聚焦突破性创新技术,投资迈向新征程

 厦门首个“A+H”来了!吉宏股份今日港股上市,女掌门庄浩再次敲钟

 宁德时代H股今日港交所上市,频繁布局厦门打造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

 关注!“鹭引五洲 才聚八闽”2025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公告发布

 172家福建A股上市公司交卷!百亿营收俱乐部“洗牌”







● 同步入驻各大媒体内容号 ●





---内容覆盖百余万读者---

图片

求点赞


图片

求分享


图片

求喜欢


图片

文章评论(0)

请先登录后再参与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