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上会只有2家通过!最严发审委到底关注哪些问题?|观澜财经

陈晨 2018-01-25 18:40 分类: 观澜财经 收藏

观澜视角


塞翁失马,才知祸不单行。如果你度过了“黑色星期二”,还会有“黑色星期三”。


继本周二7家IPO企业上会仅有1家过会之后,昨天上会的5家IPO企业又只有1家企业闯关成功,两天12家企业上会只有2家通过的超低过会率,对于各大券商和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枚深水炸弹。


自新一届发审委走马上任以来,IPO审核趋严成为了“新常态”,各大券商和IPO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观澜财经】(ID:guanlanage)


12家上会2家过会,

“史上最严发审委”诞生


1月23日,对于IPO上会企业和他们的保荐券商来说是无比黑暗的一天。直到23日晚间最后一家上会企业浙江锋龙电气顺利过会,当天上会的7家IPO企业才避免了被“团灭”的尴尬。


在浙江锋龙电气上会之前,星期二上会的其他6家IPO企业悉数遭到发审委否决,包括此前颇受关注的“精神病院第一股”的康宁医院和已经第三次冲击IPO的挖金客都铩羽而归。7家上会6家被否也创下了单日被否企业数量的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证监会官网)


本以为度过了“黑色星期二”就会迎来黎明的曙光,然而昨天上会的5家企业中,除了一家企业暂缓表决之外,其他4家IPO企业只有1家成功过会,其他3家同样遭到了发审委的否决。连续两天12家企业上会只有2家过会的“超低过会率”让各大券商和IPO企业都有些始料未及。



不过这样的“超低过会率”在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之后,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在11月7日上会的6家IPO企业中有5家遭到了否决,仅有1家过会;而11月29日上会的3家IPO企业则“全军覆没”,这也是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首次出现当日审核零通过的情况。


截止1月24日,2018年39家申请首发上会的企业中,只有14家企业成功过会,19家企业被否,6家企业暂缓表决或取消审核,整体通过率只有36%。



而2017年全年共审核488家首发上市企业,其中380家企业成功过会,通过率近78%。2016年全年发审委共审核271家首发上市企业,有237家企业成功过会,通过率达87.5%。相比之下,新一届发审委可以称得上“史上最严发审委”了。


净利润较高不再是“王牌”

发审委重点关注五大核心问题!


去年9月30日,证监会正式公布了第十七届发审委委员名单,新一届发审委取消了原先的创业板发审委和主板发审委之分,故被市场称之为“大发审委”。自“大发审委”走马上任以来,低审核通过率已经成为了“新常态”。


审核通过率的降低,除了企业自身质量以外,也与发审委的审核趋严有关。除了过去较为关注的企业净利润和持续盈利能力,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毛利率、关联交易、股权结构的合理性、企业内控水平等问题也颇受本届发审委关注。以下观澜小编为大家梳理了发审委重点关注的几大问题~



第一,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毛利率异常。


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可以说是本届发审委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认知和判断,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至关重要。而毛利率异常是IPO企业最常被质疑的问题之一,23日上会的7家企业中,就有3家企业被问及毛利率问题。


通常来说,毛利率高是一家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表现,但如果一家企业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水平,而行业中主要的龙头企业又都已经上市了的话,那就可能存在财务造假的嫌疑。


除此之外,应收账款占比过高、行人申报财务报表与原始财务报表的差异也是发审委关注的重点问题。


第二,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影响企业的独立性,进而影响企业的真实业绩水平,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主要的“雷区”。关联交易占比过高或关联交易描述不清的企业通常会被重点关注,被否决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1月24日被否的广东格林精密部件,就被发审委提出发行人与关联方存在频繁且大量的关联交易,而23日上会的7家企业中,也有3家被问及了关联交易的有关问题。


潜在关联交易和遗漏关联交易也是发审委的问询重点。2017年10月18日被否的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被发审委认定存在申报文件存在遗漏关联方和多项关联交易披露、会计核算的不规范等情形。


第三,持续盈利能力。


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是衡量一家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准,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选择投资标的的重要考量因素。此前就有部分上市企业,在上市之后业绩出现反转甚至大幅下跌,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23日未能过会的挖金客,就因公司的大客户依赖和盈利可持续性问题成为审核焦点。公司来自中国移动的收入(收入占比超80%)是否可持续、手机话费支付方式今后是否存在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替代的风险等问题受到发审委的质疑。


第四,股权结构合理性。


拟上市企业股权结构的合理性也是证监会关注的问题之一。


23日上会的冠东模塑,因其控股股东华信国际搭建外资股权架构以及境外资金来源的合法合规性受到发审委关注。此外,各股东与实控人及其他相关人员间是否存在亲属关系或其他关联关系也是发审委关注的焦点。


第五,经营合法合规性。


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性是企业内控水平是否有效的重要反映,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持续增长。


23日上会的安佑生物科技就因其在报告期内,频繁因环保违规受到行政处罚而受到发审委的质疑。同日上会的康宁医院也被发审委提出,自有和租赁的物业中存在临时改变规划用途的问题,自有物业和租赁物业均存在瑕疵。


总的来说,此前大家普遍认为的,只要企业经营业绩好,净利润高就能过会的“定律”已经不适用了。发审委的关注点进一步细化,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内控水平、经营的合法合规性等问题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考量因素。


IPO审核趋严,券商或面临洗牌

拟上市企业要修炼好内功


IPO审核趋严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当然是一个利好,杜绝企业“带病上市”有助于提高上市企业的整体质量,净化市场环境,对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过IPO加速在给券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审核通过率不足50%也给券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对中小券商而言。虽然随着IPO提速,券商IPO业务量大幅增长,但项目仍然集中在大券商手中。


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的IPO数量均在30家以上,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和国金证券的IPO数量也在20家以上,而民生证券、安信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中金公司以及东吴证券的IPO企业数量均在10家以上,上述14家券商的业务量占市场总数的66.35%。



在IPO审核趋严的情况下,大券商得益于其更强的专业能力,其竞争优势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行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不强的小券商可能面临洗牌。从另一方面来说,目前各大券商业务的同质性较强,未来如何甄别更具价值的标的企业或将成为各大券商的新课题


除了券商,IPO审核趋严对于IPO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未来自身经营状况不佳、财务数据存在隐患、股权结构不明晰或未来持续盈利前景不明的企业将很难通过发审委的严格审核。


企业只有修炼好内功,专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才能真正在资本市场的大浪淘沙里获得市场的认可。【观澜财经】(ID:guanlanage)也将持续关注2018年IPO企业的最新动态。             


(以上部分整理自21世纪财经报道、澎湃新闻、证券时报等)                


文章评论(0)

请先登录后再参与评论

评论